检测机构“伪造”甲醛超标焦虑?业内呼吁监管重拳出击
近日,央广网的一篇调查报道引起一片哗然。报道显示,某检测机构通过随意调控设备数据和显色液,让甲醛检测数据超标,再进一步讲述甲醛危害,制造“甲醛焦虑”,诱导消费者购买其除醛治理服务,然而经治理后甲醛的含量也并未达标,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值得关注的是,骗局背后是不惜诚信与消费者健康的利益追逐。业内人士呼吁,有关部门应采取措施驱逐不良商家,保护消费者利益与合法企业的生存空间。
检测不是目的,伪造不合格报告让客户购买甲醛治理是关键
据央广网报道,家住成都的杜兰在搬家前花费2990元购买了全屋甲醛检测和治理服务,经商家治理后,现场检测甲醛浓度显示为“合格”。但搬入新家后杜兰因孩子出现身体不适,便又先后找了两家机构进行检测。然而,两次结果均显示甲醛含量仍超国标1倍多,导致杜兰和家人搬离新家在外租房至今。 进一步调查得知,涉事公司不仅甲醛治理不合格,还存在严重的欺诈行为。该公司的惯用手段是,不管房屋甲醛是否超标,调控检测设备“保证”检测数据超标,刻意制造“甲醛焦虑”,诱导客户购买甲醛治理服务。甚至有加盟商员工因没有调高甲醛检测数据,导致检测结果不超标,而遭到总部领导严厉批评。 “检测不是主要目的,主要是让客户检测之后去治理,哪怕免费检测都行。”涉事公司总部的工作人员说,所有检测设备都是人工生产的,其他仪器能调,甲醛检测仪也就能调,在实际检测时,具体调多少,需要加盟商把握。
据了解,杜兰在甲醛治理后,又找其他公司进行了检测,结果仍显示超标,既然检测方普遍有调高数据的动机,那么杜兰家甲醛是否超标,真实数据无从得知。
骗局背后是逐利,应科学看待甲醛的危害与治理
究竟是怎样的动机促使检测机构昧着良心数据造假?南都记者注意到,该行业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据某平台显示,甲醛治理价格在每平方米20元—50元。显然,让客户检测之后去花钱治理,是检测机构对利益追逐的真面目。
南都记者关注到,上述涉事公司的甲醛数据造假行为并非个案,近年来,此类事件时有发生,有的检测机构不仅在设备上动手脚,而且还提供虚假的检测报告,最终遭到居民投诉,被罚款,甚至被机构拉入黑名单。比如,此前就有其他媒体曝出了这样一起事件:针对同一间房屋,租客和长租机构分别选取了不同的检测机构进行甲醛测试,结果却截然相反,前者显示超标,后者显示合格。后经追查,租客选择的检测机构曾存在检测时间和报告时间不一致等问题,因此被有关部门进行了相应处罚。
同时,该行业没有统一的规范,属于监管盲点,“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商业模式也给了检测机构钻空子的机会。有业内人士透露:“甲醛检测水很深,当面也能作假。”
骗局的背后,一方面是检测公司无底线的利益追逐,另一方面则是利用了消费者对甲醛的焦虑与恐惧。
甲醛确实对人体有害。南都记者了解到,甲醛是一种无色气体,低浓度时不易察觉,较高浓度时,有强烈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气味,对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
南都记者调研了解到,甲醛不仅存在于装修建材中,而且出现在消费者日常购买的新衣服中,但甲醛溶于水,买回来的新衣服洗一洗即可。对于家装中的甲醛,多位专家给出的意见是,经常开窗通风。
此外,不正确的甲醛测量方式导致的数据偏差同样会放大消费者的甲醛焦虑。根据最新国标《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22),甲醛限值已收紧至0.08mg/m3。
根据标准,在甲醛采样前,应关闭门窗12小时,且检测过程中,控制检测温度在20-25摄氏度范围内、相对湿度在40-80%、密闭检测时间应不低于1小时。如果出现密闭时间过短、温湿度不符合要求的状况,可能会导致甲醛浓度测试结果不准确,不能如实反映室内空气质量。
此外,《长租公寓室内环境评价通则》团体标准建议,“室内空气中的甲醛检测,也可以使用简便取样仪器,按照国标规定的环境要求和空间密闭时长等要求进行正确检测。
其实,消费者不必过度焦虑。经过南都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建材、家具厂家的产品也都通过了相关安全测试,符合相应环保标准。
业内呼吁监管出手,驱逐不良商家()
业内观点认为,治理类似甲醛检测骗局,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在消费者担心的甲醛含量方面,业内建议提高甲醛释放源的含量标准,保护消费者健康,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南都记者记者了解到,早在2021年,《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释放量分级》和《基于极限甲醛量的人造板室内承载限量指南》两项国家标准发布。这意味着,甲醛污染现象正在从生产源头得到改善,甲醛治理的市场空间正在缩小。
对于不良商家,有观点认为,这就对相关市场的监管与治理提出要求。有关部门理应采取措施驱逐不良商家,保护合法企业的生存空间。比如,应对甲醛治理市场的进入设置一定门槛,而不是仅需要采购些仪器和配置药剂,就可以通过发展加盟商圈钱。商家调高检测结果需要相应检测设备的配合,检测设备是否存在漏洞与行业潜规则,需要监管出手。
全国人大代表刘江东曾建议,大力推进检验检测条例立法工作,借助立法工作推动建立协同监管机制,形成监管闭环。 此外,对于消费者维权问题,业内呼吁提供权威中立的检测渠道。陕西耀轩律师事务所韦涛律师公开表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甲醛治理公司在检测、除醛过程中虚构数据,诱导消费者购买服务,并使消费者错误相信其服务质量的行为,应承担消费者的民事赔偿责任和接受行政处罚的责任。但根据现行法规,涉事企业对于消费者的赔偿限额和行政处罚限额,并不足以对违法企业形成震慑力。
采写:南都记者杨文君 发自北京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